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磕碰擦傷自然也是家常便飯。
遇到這種情況,不少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快拿雞蛋敷一敷”然而,這個代代相傳的“土方法”真的科學嗎?
雞蛋敷傷口的背后究竟是古老的智慧還是一直存在的誤區?
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雞蛋處理傷口”的真相,并了解磕碰后最科學有效的處理方法!
先來看看,常見的磕碰后出現淤青,用熱雞蛋敷到上面,或者在淤青部位滾來滾去是否可行。
直接上結論:
“受傷初期不可以,受傷后期可行,但效果有限。”
在受傷初期(24小時內),局部毛細血管處于破裂狀態,甚至還有血液仍在滲出。
此時,敷上熱雞蛋會進一步引起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滲出,從而導致腫脹加重。
因此,受傷初期,不可用雞蛋熱敷。
在受傷48小時后,可以考慮使用熱雞蛋散瘀青。因為48小時后,局部出血基本停止,腫脹開始進入吸收階段。
熱雞蛋的溫熱效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吸收皮下淤血,從而緩解淤青,但效果有限。
首先,家長朋友們要先仔細觀察孩子的受傷情況,根據傷情不同,采取不同的處理辦法。
情況一:皮膚表面出現“淤紫”和“青包”。
此時皮膚表面并未出現明顯破損,但皮下組織已經出現了損傷。
處理辦法如下:冷敷+熱敷。
受傷后應在第一時間,對傷口進行冷敷處理,可將干凈的毛巾在冰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或包裹住冰袋后敷在孩子受傷的局部,促進毛細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疼痛。
冷敷時間不可過長,冷敷15-20分鐘后,停20分鐘左右,再冷敷15-20分鐘,此過程循環多次。
受傷24小時后,可對傷口進行熱敷,用熱水浸泡毛巾后,敷于患處,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和血吸收。
(注意:千萬不可揉搓傷口,或用紅花油、正骨水、跌打藥酒之類進行涂抹,這樣只會進一步擴張血管,加重皮下出血。)
情況二:皮膚出現破損,有少量出血情況。
處理辦法如下:止血+殺菌+包扎。
先用流動的清水,對傷口進行清理。
然后用干凈的紗布按在傷口上,持續按壓5~10分鐘左右,進行止血。
再涂抹一些常用的殺菌、消炎類藥物,以預防傷口細菌感染。
最后用醫用紗布或創口貼對傷口進行包扎防護。
(注意:家中常備的消毒酒精刺激性較大,兒童不宜承受;而碘伏又容易造成皮膚色素沉淀,或污染衣物,孩子也較為排斥。
可涂抹復方多黏菌素B軟膏之類的外用抗生素軟膏,可以起到止痛、殺菌抗感染、促進傷口早日愈合的作用。)
一般情況下,兒童在玩?;蛘呋顒又邪l生的磕碰傷,不會特別嚴重,家長朋友們按上述步驟處理完畢,幾日后,傷情就會有明顯緩解。
以下兩種情況,需考慮及時送醫治療:
1、出現嚴重腫脹或活動受限情況(有可能是骨折),以及磕碰部位發生在頭部,后續出現嘔吐、嗜睡、哭鬧不止等情況(有可能是腦震蕩),需及時送醫尋求專業的檢查和治療。
2、傷口3天后仍紅腫疼痛,或孩子出現發熱,也應立即就醫。
最后,我想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磕碰受傷是常事。
面對這類情況,家長朋友們切勿心急,更不要過分苛責,使孩子之后有傷不敢直說,最終延誤治療,小傷變大傷。
也不要“病急亂投醫”,誤信所謂的“偏方”,耽誤治療,甚至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掌握正確的常見外傷處理辦法,是每一位家長對孩子天性最大的保護。
孚諾軟膏,傷口愈合快!
-70年經典三抗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