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感染風險

2025-04-07 11:07:49 0

 封面1.png

老話說得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打耳洞就是許多愛美人士的“美麗第一步”,只需在耳朵上打幾個小小的洞就能掛上各種漂亮的耳環,吊墜,為自己添光增彩。

 

但就是這幾個小小的洞,很有可能會給你造成大大的麻煩,甚至造成癱瘓或危及生命的重大危害。

  

這并非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發生的真實案例。

 

前有“女大學生打耳洞差點導致癱瘓”新聞引爆全網。

 

 圖片1.png

 

圖片2.png

 

 

 

 

后有“00后女生打耳洞致顱內感染”直上熱搜。

 

圖片3.png

圖片4.png

  

而造成這兩起事件的根本原因都是“耳洞發炎”,這件“小事”。


圖片5.png

 事實上,打耳洞雖然看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一針下去幾秒鐘就能搞定,甚至都沒見血,但也不能忽視這是個有創操作。

 

只要是有創,就有發生炎性反應的可能。

 

耳朵上的皮膚屏障被破壞后,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就可能通過器械、耳釘或手部接觸侵入傷口,引發感染。

 

除了細菌感染外,耳釘作為外來的異物,也會導致在耳洞部位發生防御性的炎癥反應。

 

輕則紅、腫、熱、痛,重則化膿、感染。

 

如果發生感染后仍未采取有效處理措施的話,就有可能引發前文中提到的嚴重不良后果。

 

那么,若打完耳洞后不慎發生了感染,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圖片6.png

  

記住以下三步很重要:

 

1、取出耳釘,保持清潔

 

當出現耳洞感染時,需立即取下耳釘,避免異物持續刺激。

 

同時用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或清水對耳洞部位進行清潔。

 

2、及時消毒,抗菌消炎

 

在發炎部位及時涂抹復方多黏菌素B軟膏,快速殺滅造成感染的細菌的同時,還能幫助傷口更快愈合。

 

避免使用具有刺激性的藥物或者藥水清洗創口,比如高濃度的酒精等。

 

3、隨時觀察,及時就醫

 

如經過上述處理后,耳洞仍持續流膿、發熱,或耳廓明顯腫脹,甚至出現頭痛、惡心等全身癥狀,可能為嚴重感染。

 

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治。

 

 不過,與其等到感染發生后再來應對,不如從“源頭”就開始注意,降低感染發生的概率。

 

下面四點,關于打耳洞的“安全法則”,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圖片7.png

 1. 選擇適合的時機

 

打耳洞最好是在每年的3月和9月底,因為此時間點氣溫適中,不易引起感染且有利于耳朵的修復。

 

夏天溫度太高,易引發傷口發炎;冬天溫度低,易出現凍瘡。

 

2、選擇正規機構

 

盡量避免在路邊攤或一些不正規的店鋪打耳洞,打洞前要確保器械消毒到位,避免使用非一次性工具。

 

3、優選耳垂部位

 

耳垂血供豐富,愈合較快,適合打洞。

 

其他部分如耳廓、耳屏等有軟骨組織,打耳洞時更易誘發感染,不建議在這些部分打洞。

 

4、疤痕體質不建議打耳洞

 

對于有增生性瘢痕或者瘢痕疙瘩家族史的人來說,最好還是盡量避免穿耳洞。

 

 最后總結:打耳洞雖是小操作,但感染風險不容忽視。

 

“正規機構+科學護理+及時干預”是避免感染的三重保障。

 

 

孚諾軟膏,傷口愈合快!

-70年經典三抗配方-


孚諾產品AI助手
粗大黑人巨精大战欧美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