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美國一年在門急診診治的一般非復雜性外傷病人約在一千萬以上。研究表明,這些病人的傷口感染率通常在1.2%-33.1%不等。雖然,現在很多臨床醫生對普通外傷性傷口在診治時是否應該使用局部抗菌制劑仍有不同的看法,但據Howell和Chisholm等人對臨床一線醫生的的問卷調查表明,71%的醫生使用局部抗生素制劑來防止傷口感染*。
采用局部抗生素制劑防止傷口感染的方法不適應于:1.貫通性傷口或刺穿性傷口;2.免疫缺陷型或免疫功能不全的病人;3.慢性酒精中毒患者;4.脾切除患者;5.糖尿病患者;6.激素長期使用者;7.正在進行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8.傷口受傷時間超過12小時以上的;9.存在骨折或神經損傷的;10.對制劑的任一成分有過敏的患者。
據研究,門急診傷口采用復方多黏菌素B軟膏預防感染治療后(隨機設盲試驗),其傷口感染率比空白對照組低。
傷口診治方法:
A.醫師對傷口處理方法:
1.用浸透生理鹽水的海綿擦洗傷口上沾有的臟土、雜草或干涸的血塊;
2.每處傷口用至少200ml生理鹽水沖洗清創;
3.傷口可根據治療醫生的喜好用1%利多卡因或者0.5%布比卡因(皆無腎上腺素)進行麻醉處理;
4.傷口用醫用縫線進行縫合;
5.清潔傷口表面的殘留血污或其它污染殘留物,稍許晾干;
6.表面敷上一薄層“孚諾軟膏”;
7.傷口部位用紗布等進行包扎處理。有必要時,應進行破傷風預防治療。
B.病人傷口護理注意點:
1.保持敷料清潔干燥,敷料應始終使用;
2.每8小時(或每天三次)揭開敷料(紗布),檢查傷口是否有感染的現象。傷口被感染的跡象為:變紅,化膿,壓痛,腫脹,從傷口伸展紅色條紋,以及發燒。如有這些情況,則應找醫生治療;
3.輕輕用肥皂和清水清潔傷口,重新敷上給你的抗生素軟膏制劑,再用新的紗布等把傷口包扎好;
4.每天重復步驟2,3三次,直至傷口拆線。
* Dire DJ, Coppola M, Dwyer DA, Lorette JJ, Karr JL.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opical Antibiotics for Preventing Infections in Uncomplicated Soft-tissue Wounds Repaired in the ED” Acad Emerg Med. 1995 Jan;2(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