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目前正在進行的抗腫瘤靶向新藥研究又取得重大進展,日前,與該項目相關的又一篇研究論文在總部位于德國柏林的國際著名科學和商業傳媒公司Springer旗下的《氨基酸》(Amino Acids,2013年SCI影響因子:3.653)上發表。
這次發表的“Enhancing tumor-specific intracellular delivering efficiency of cell-penetrating peptide by fusion with a peptide targeting to EGFR”論文,從分子機理方面分析和闡述了我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靶向蛋白對腫瘤細胞專一性識別和轉運藥物的特性。通過一個對腫瘤細胞表面高表達的生長因子受體具有專一性識別和結合的結構域與我公司具有獨家專利的人源性穿膜肽的融合,使得該融合蛋白結構域具有專一性識別腫瘤細胞,并且攜帶外源蛋白進入腫瘤細胞內部的特性,為腫瘤藥物的體內靶向運輸提供了一條新途徑。研究表明,靶向結構域的加盟,由于其與穿膜肽存在著協同作用,大大的提高了穿膜肽的穿膜效率(圖一),降低了給藥劑量;這種運輸是一種主動的能量依賴性運輸過程,與重組蛋白的給藥劑量和孵育時間呈正相關關系。而且,在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上呈現明顯的差異性運輸(圖二),可以大大的降低可能存在的藥物不良反應的出現,提高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
圖一. 在腫瘤細胞上的外源蛋白運輸效率
EH為只帶有穿膜肽的綠色熒光蛋白;ES3為只帶有靶向域的綠色熒光蛋白;ES3H為同時帶有靶向域和穿膜肽的綠色熒光蛋白
圖二. 在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上的外源蛋白轉運區別
上一列為腫瘤細胞株,分別為人宮頸癌細胞,人乳腺癌細胞和人膀胱癌細胞;下一列為人正常細胞,分別為人正常肺細胞和人正常腎細胞
這次發表的這篇論文是我公司在研的抗腫瘤新藥項目第三篇SCI論文。論文從撰寫到投稿完成前后跨越了兩年多的時間,期間不斷的修改和完善實驗數據。論文也得到新加坡國立大學Liew, Oiwah博士的審校,提出了不少很好的修改建議。本次投稿后,Amino Acids雜志的審稿專家和編輯沒有提出任何論文修改意見,直接給予了接收發表的答復,表明了對我們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
國際學術期刊出版公司有四巨頭的說法,分別是Springer (3,147本雜志), Elsevier (3,057本雜志), Wiley (2,339本雜志) and Taylor & Francis (2,105本雜志)。德國Springer出版集團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學術論文、著作出版集團,前不久剛與倫敦的麥克米倫科學和教育公司合并,后者旗下有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以及自然子刊和《科學美國人》等。合并后的Springer成為擁有學術雜志最多的出版集團。